跳到主要内容

大跃进

1958年,毛泽东取得了反右的政治胜利,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,推进经济建设,“大跃进”由此开始。

毛从“反冒进”之后的一年多内不怎么谈经济问题。从1957年10月八届三中全会起,他又开始大谈经济发展、特别是农业问题了。10月9日,毛在山东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争取丰收的报告上批道:“愚公移山,改造中国,厉家寨是一个好例。”[70]9月初,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毛在1955年底主持制定的“全国农业发展纲要”,毛本人则在10月中再次亲自修改这份文件,并要求很快在报上公布“纲要”。

1958年1月11日,毛召集中央各部門和省委書記,举行“南宁会议”,中央部分領導人,和部分省市領導人都參加了。會中總結第一個五年計劃,討論第二個五年計劃和長遠規劃。會上,毛批評了一九五六年的「反冒進」,當時負責計劃、建設和財經工作的人都作了嚴厲的批評,其中包括周恩來和陳雲。

毛泽东大肆批评“反冒进”,并在此后亲自统揽了经济工作的大权。

一九五八年三月九日至二十六日召開成都會議。成都會議事實上是南寧會議的繼續。毛大肆批評主持經濟發展的黨領導。毛一方面鞭策他們提出十五年超過英國和倍增鋼、農產量指標的具體方案,另一方面指責他們是小腳女人,步伐放不開。此時雖經過五七年夏季的反右整風,毛對黨仍未恢復信心。

毛泽东要求高级干部打破迷信,不要迷信知识分子。「害怕教授,進城以來,對於教授相當怕。不是藐視他們,而是對他們有無窮的恐懼。看人家一大堆學問,自己好像什麼都不行。馬克思主義恐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。不怕帝國主義,卻怕教授。這也是怪事。我看這種精神狀態,也是奴隸思想,『謝主龍恩』的殘餘思想。」

毛覺得成都會議開得很成功。糧產量指標節節上升。會中通過了三十七個決議。每項決議都取代了先前八大制定的現實的經濟路線。

南寧會議後幾個月,又一連串開了數次會議。毛在每個會中都疾言厲色地指責各省市書記和負責黨計劃的主持人,腳步太慢,拖延中國的進步。每次會議一結束,各省傳來的農業、工業指標便節節拔高。一九五八年五月,八大二次會議上,毛正式提出了「大躍進」。

中等 (500)